椒陵大地谱华章

——全椒县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

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www.yzqjmx.cn2019-01-22 08:54来源:滁州日报 阅读人次:
字体:打印

刚刚过去的2018年,全椒县收获满满。这一年,全椒获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“千年古县”,通过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,“全椒龙虾”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;获评全国农机示范县、安徽省农村环境“三大革命”先进县、安徽省城乡社区协商示范县、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;在全省率先建成县级医共体中心药房,“同病同价”试点运行.....老百姓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、安全感、获得感。

提质增速

工业发展驶上快车道

从以玩具制造、服装代加工的传统产业转向以电子新材料、新能源、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工业强县,全椒县经历了转型升级的阵痛,也尝到了升级后的甜头:总投资50亿元的创维智能家电产业园开工建设,成功引进总投资20亿元的神州保温和10亿元心连心封头等一批大项目。2018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家,新增省级名牌产品3个,新增智能化工厂3家、数字化车间4个......无论是穿梭在亚士创能车间内工业机器人还是全柴发布的非道路“国四”产品样机,无不向大众展示着这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县城散发出的新鲜活力。

全椒东临南京、西接合肥,区位优势明显,京沪高铁、沪汉蓉高铁、合宁高速、马滁扬高速穿境而过。距南京禄口机场、合肥新桥机场均在1小时车程,千吨船舶通江达海。但这些都不足以吸引众多新型企业落户全椒,更为重要的是当地政府在积极引进和发展新型企业上所做的努力。

盘活“僵尸企业”,加速“腾笼换鸟”。2015年以来,全椒县通过收购、重组、租赁等方式加大对僵尸企业、低效企业的处置力度,累计盘活该县经开区企业21家,盘活闲置土地1720.1亩,化解银行不良资产1亿元以上。地用起来了,厂房建起来了,企业活了,该县开发区也加快配套服务升级改造的步伐。投入1.1亿元实施园区基础设施提升,新建改造园区道路3公里,绿化提升5万平方米,铺设雨污水管网20.5公里,设立10亿元产业基金,助力助推创新创业。今年12月份,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观摩县开发区及亚士创能,园区综合实力明显提高,县开发区全年税收和固定资产投资均增长25%以上,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%以上。

县开发区的发展是当地政府积极服务企业,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,为了更好服务企业,当地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县“四送一服”工作领导小组,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县政府办公室,统筹协调推进“四送一服”各项工作。据了解,2018年1至10月份,全县共开展各类政策宣讲344场次,走访企业826次、1008家,举行企业家座谈会232场次、参会企业1450家,收集整理企业问题609条,共上报省、市协调办理16个,县级层面已解决企业反映突出问题573个。

惠企的政策有了,精准帮扶的责任人有了,还要将政策落到实处,切实起到真服务、促发展的作用。2018年,全椒县组织嘉莱顿活塞、擎天伟嘉等16家企业申报工业强基技术改造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、工业“三品”等9个专项,累计获得1146万元的资金支持。目前,首台(套)装备、省级专精特新企业、服务型制造等专项正在申报中,预计全年争取上级资金1500万元左右。

企业的成长发展依靠传统方式已然行不通,要向创新要发展,向转型谋共赢。2018年,全椒县鼓励企业提升自主研发能力,建成天安新材、悦达实业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两家、市级6家;实现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、市级1家,实现工业设计零突破;擎天伟嘉等3家企业认定为第一批省级首台套(套)重大技术装备。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,天利动力认定为省级智能化工厂(滁州市仅1家),海螺水泥、天利动力获批市级智能化工厂(滁州市仅此两家);兴达机电高端多缸发动机缸体数字化车间、全动机械年产2万台中小型柴油机数字化车间三个车间认定为市级数字化车间。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投资7000余万元的水泥生产智能化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(国家重点计划研发项目)已建成并试运行。

大力实施“5436”工程,即指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,新开工项目40个、新投产项目30个,项目转换率60%以上。2018年,全椒县突出重点地区、重点产业、重点企业,引进了一批大项目、好项目,实现招商项目数量、质量和体量的全面提升。围绕电子新材料、新能源、先进制造业,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,总投资136亿元;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52个,完工36个,完成投资67.4亿元。土地集约利用和招商效益得到“双提升”。

创新驱动

培育农业金字招牌

2006年,王如峰在二郎口镇开始尝试稻田龙虾综合种养,当地人对小龙虾见怪不怪,还未曾想到它身上的经济价值,而王如峰也没想到自己日后会成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,能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“龙虾大王”。更让他无法预料地是,12年后,当地稻虾连作面积发展到20万亩,而他一手创立的赤镇龙虾合作社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星创天地。仅稻虾连作这一项就为当地实现产值11亿元,成为带动当地农业发展、农民增收的龙头产业。

大墅镇81岁的贫困户万学道养了8亩地加塘的龙虾,去年第一年养虾没技术,最后一批虾子准备等市场价再上来时出手,谁知十几天后,虾子说死就死,一下子亏了五千块。今年春天,他参加了大墅镇举办的一堂稻虾连作培训班,专门针对像他这样想发展产业苦于没技术的农户。“他讲的都是我们遇到的问题,非常科学,对我们来说很有用。”年底一算账,他挣了几万块钱,如愿摘下贫困帽。

近年来,当地政府认真开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,充分利用发展稻虾连作的历史基础、群众基础和技术基础,积极开展创建稻田小龙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,培育好“全椒龙虾”这一金字招牌。

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全椒县投入8000万元鼓励扶持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,制定出台了《全椒县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实施意见》等相关优惠政策,截至目前,全椒县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面积已达4万亩,面积位居华东地区首位,今年薄壳山核桃产量已达25吨,获批国家级试验示范基地6个。2017年8月,全椒县成立了“林业博士站”,利用“企业+科研院所”的模式,进行薄壳山核桃的技术研发。薄壳山核桃前期管护难度大,需要修剪枝条,只要过了第一年的适应期,后期几乎不用管理,结果寿命可达80到100年。

为了让贫困户掌握薄壳山核桃种植技术并受益,当地林业局从80多名林业技术员中精心挑选出业务水平高,长期扎根农村,有责任心的19名技术员包保贫困户,平均每人包保5到20人。武岗镇砂石村的贫困户石秀权在自家房前屋后种了8棵薄壳山核桃,现在还在生长期,几乎每月他的包保技术员就会上门指导。“有技术员做指导,心里有底,生活有盼头。”他说。

数据显示:2014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7560户18200人,贫困发生率为5.19%,2017年底建档立卡对象7355户17968人,贫困发生率已降至1.47%。经过几年的努力,全县2014-2016年脱贫3836户9657人,贫困村由9个下降到4个。今年,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下降。

当地政府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径,做大做强金字招牌,助力脱贫攻坚。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改革,对全县10个镇99个村2269个村民组78769户农民的1062338.76亩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,证书发放率为100%;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,一方面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,另一方面配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、绿道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,同时规范实施襄河示范区稻虾连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;在实施品牌粮食绿色生产的同时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,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,持续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。

改革先行

捧上生态环境金饭碗

“落叶满空山,何处寻行迹。”一千多年前,唐朝诗人韦应物曾写过他在全椒神山一带亲见的景象。如今的神山,环境优美,气候宜人,森林覆盖率高达90%以上,拥有各种知名树木400多种,一座寺庙和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,是美丽乡村一环线上的重要一点。

全椒县积极学习借鉴南京高淳慢城模式,编制全椒慢城旅游规划,统筹整合县域“三山、两河、三湖”自然资源,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一环线、二环线,大力实施“五个一批”工程,规划建设西部山区“山慢城”、东南部滁河风光带“水慢城”、县城太平古镇“文慢城”三大板块,推动全域慢城旅游发展。2017年接待游客191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16.4亿元。

然而,全椒的生态保护也历经曲折。

在几十年的发展中,全椒生态遭遇了工业废水、农业面源污染及生活污水排放、砂石盗采等种种影响。“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”的景象在农村和县城内都不同程度的存在。

痛定思痛,尤其在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椒县上下一心,全面调整工业布局,加快产业转型升级,下大气力整治生态环境,为的就是还当地百姓绿水青山。

提升城市功能。修葺一新的吴敬梓纪念馆,新投入使用的第八中学、城南小学,5个老旧小区的改造,建成开放的南屏山文体公园......硬件设备的改善,催促着人们加大对自身行为的规范,行走县城,明显发现文明出行的人多了。近年来,全椒县实施文明创建三年行动计划,开展交通秩序、物业管理、乱停乱放、露天烧烤、环卫保洁等专项行动,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。

改善农村人居环境。“以前树叶子落下来都没人管,门前一条臭水沟,我家常年关着门,现在好了,保洁员天天都来打扫卫生,水也不臭了。”家住石沛镇枣岭村的郑善来说。一组数据佐证了郑善来的感受:2018年,全椒县围绕“拆、清、治”,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治理“三大革命”,清理陈年垃圾5万吨,新增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利用站5座、废品兑换超市28个、污水处理站9处、污水管网93公里,实施改厕3000户,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和“四好农村路”170公里。全椒全面启动三年行动计划,大力实施“百镇治理”,打造美丽乡村“升级版”。

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。“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。”诗人海子的梦想不仅实现了还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。全椒县现有河长414名,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39个,滁河、襄河水质年度顺利达标,境内的河水变得更清了;实施大气类污染防治项目59个,秸秆禁烧保持“零火点”,空气优良率达70.7%,天更蓝了;关闭拆除养殖场422家,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86%,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防治;构建矿山联合执法机制,加大动态巡查和执法力度,查处案件26起,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3%以上。河有河长,湖有湖长,林有林长,绿水青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,而是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。

产业强、百姓富、生态美,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,椒陵人民必将鼓足干劲,跑好伟大复兴接力赛,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再度绽放华美篇章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